有種不可思議感。我能分享、我能給予,是件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蔡佩如, Focus Dance Company

– 焦點舞團是什麼?
「焦點舞團」是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大四的學生們所組成,所以每年都會是全新的成員與製作!我們在大四這一年是以舞團的方式運作,從幕前至幕後,培訓其獨立操作舞團行政作業與演出等各項能力。
-大家都有負責的工作,像在run 一個舞團。如何決定誰做什麽?
在北藝大七年之中(北藝大為七年一貫體制),我們有很多機會預先學習、體驗各類的工作項目,像我們貫二時就會擔任舞蹈系年度展的前台工作人員(前台規劃、票務行政、服裝管理),在貫四會擔任年度展的小黑人(舞監助理、舞台技術…等)所以大家已經有大概的底知道自己比較有興趣在哪一塊工作項目。在貫六時我們會先做一檔小型製作「班展」,就是pre焦點舞團,每個人先按照個人意願去分配工作,有實戰經驗的工作後更了解自己適不適合、或有沒有興趣,班展結束後檢討、調整,後來真的接管焦點舞團後,就可以更快地上手!
-今年最大的特色?
「非償製造」是我們今年的製作名稱!在台灣的大家很幸福能夠如常的生活,我們珍惜,也不斷反思在這疫情肆虐、生活型態變化快速的世代,我們如何透過演出,帶著舞蹈走進群眾,將藝術的迷人與力量,推廣傳遞柔軟、踏實且勇敢的能量與愛。 在焦點舞團製作內容中,有2支大師作及11支新銳作品,經典重現編舞家楊銘隆東風作品《無名》以及編舞家李貞葳為焦點舞團量身打造《非常非償》;在《無名》舞作中,表現空、靜與穩,是表演者以及觀眾在這樣資訊爆炸的生活中,一個喘息留白的時刻、在《非常非償》中,我們提問,我們發聲,拼命、奮力、或者其實無能為力,面對這最糟的時代又或是最好的時代,有多少人願意去奮鬥,又有多少人必須犧牲存亡。11支新銳作品更是大膽的嘗試融合不同的元素放到舞蹈、舞台上,無畏無懼的全新創作!
-跟編舞家李貞葳排練時的感覺?
貞葳老師在排練時,她不斷的幫助我們找到身體更多的可能性與素材!我們如何對自己的身體保持好奇心,去探索去挖掘!在《非常非償》舞作中,有些段落是保留空間讓我們架構式即興,貞葳老師常跟我們說:「在舞台上,也還持續在research」。讓舞作是一直很有機的運作與發展!在演出時,我每一次給自己不同的形容詞與動機去支撐我的情緒與表現,舞者
之間我們給予彼此能量,每次拋接不同的訊息,面對每天不同的身體狀態、心理狀態,挖掘它、擁抱它。

-不只有演出還有藝術推廣教育。分享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焦點舞團跟立賢基金會合作,今年我們去到了彰化、雲林兩個地區推廣舞蹈給國小的小朋友們。不是每間學校都有專業的舞蹈地板或是表演廳,我們真的各種場地都經歷過!我最印象深刻有一場,我們是在遊樂場演出!身邊就是溜滑梯、蹺蹺板、搖擺馬…等,地板是那種黑色很厚軟墊非常止滑(跳芭蕾時甚至地板太止滑,轉圈轉到舞鞋掉XD), 場地不大我們甚至
舞作的走位還要繞過溜滑梯們,真的是環境劇場!藉由校巡的機會也像是看見小時候的自己,那真誠發亮的雙眼!這樣的純粹與熱情好像也喚回了我們內心容易被遺忘的一隅,我們不知道這一趟的分享下來會有多少效應,但就是顆種子,先種著,它們在某天某月將會發芽。撒下種子後樹苗如何成長茁壯,雖是需要依靠環境滋養,但播種的責任重大,希望我們的分享能讓許多人種下適合自己的種子或是成為一點點養分並更勇敢的前行。
-來看演出的觀眾的一句話
「從來沒有因為欣賞一首舞碼而感動落淚,久久情緒一直在胸口,不是激情的想大哭,而是潸然落下認同的眼淚,沒錯-就是這個年代,這種非黑即紅,人禍天災,自由⺠主,平等博愛,是最糟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強烈鮮明的舞蹈碰撞我內在想說而未說的..默認..沈默的年代,我隨著舞碼身體裡扭動的高張肌肉、神經,但又壓抑著不讓旁人察覺一切,最後默默滑下一滴淚,沒錯我就是這樣默默的把電視給關了,一種無聲的抵制、無奈、默認、後來發現我骨子裏依然沸騰著。」
觀眾:陳女士,51歲以上,非藝術工作者。 觀看《非常非償》後的心得分享

-編舞/跳舞/ 宣傳組公關,這三個職位你比較享受哪一個?為什麼?
齁!太難選!我會說在這次的製作裡「編舞」對我來說收穫最多,我的兩支作品《BCLK》、《平行歸行》都是一開始決定大方向後,其他就由直覺去決定、選擇!我也不知道它們最終會長成什麼樣子!我相信我的直覺,我擁抱我的直覺!當兩支舞都階段性的告一段落後,我再回頭去解析那些選擇,我才知道原來我內心深處是需要這樣的呵護身體,是需要這些篤定地面對與坦然;我透過這兩支作品,更了解自己,更清楚知道我在乎的是什麼。當自己的作品在舞台上展演時,我坐在側台,看著舞者們看著坐在台下的觀眾們,我的心情是「哇嗚,這支舞正在或多或少的影響這麼多人耶」,有種不可思議感。我能分享、我能給予,是件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為什麼焦點舞團會想要北中南巡迴呢?
焦點舞團每年一定會巡演,跨出所在地,深化表演與生活的連結,走入更廣闊的觀眾群!焦點舞團的成員們來自台灣各地區,我們會選擇其人數較多的地區,回家跳舞! 像我自己是來自台中,對於4/18的台中場,很奇妙的心情!帶著這七年的養分,分享舞蹈、分享藝術回到家鄉,哇嗚真的是一個里程碑!
Illustration by Alessandra Bramante
Interview curated by George Liang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