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機緣來到英國?什麼動機讓你持續在國外工作?英國舞蹈環境真的比較好嗎?

當時來歐洲考團,很幸運受到Russell Maliphant 的工作offer,就來到英國了。

在國外不只工作上的挑戰,生活也有很多需要克服或習慣的事情,讓日子忙一點,感覺過得豐富一些!

我是覺得沒有什麼比較好或不好,就只是喜歡或適合哪種工作生活方式,每個人的喜好習慣都不同,很難講是不是英國就比較好~

2.出國是為了自己的夢想? 

算吧!出國看看體驗不同的文化環境,一直都是我還在學校時想做的事

3.最近在幹嘛?

疫情期間與Alexander Whitley 工作,在空蕩蕩的Sadler’s Wells 進行作品拍攝, 也為今年在劇場演出提前準備

4.舞蹈泡泡是什麼呢?

Support bubble 是英國政府因應疫情所設的規定,就是只能與你的泡泡裡的人見面,但因為疫情期間我們還是要工作,所以舞團把舞者們集中起來,租了一棟房子,讓所有的舞者住在一起, 一起工作跳舞一起生活,把與外人接觸的機會降到最低,保護舞者也保護整個製作能持續工作

5.你在跟馬戲團工作的時候 會需要怎麼準備?

雜耍團的人們都非常好又很有趣,排練時總是很多歡笑,但同時又需要很大的專注力和理解力, Juggling 有個系統叫Siteswap 是利用數字來解析Juggling patterns。需要不斷的練習,常常會有回家功課

6.跟 英國編舞家 羅素 Russell Maliphant工作 時是如何準備?

Russell 對身體的知識很豐富,尤其是身體結構解剖學,常常會聽到許多專有名詞,排練時,也很重視小細節,研磨細節,往往都是小小的改變,但有大大的不同

7.倫敦的 “freelance “環境 如何?

跟大部分的城市一樣,很多機會但同時也很多競爭,有人脈會容易一些些。

8.對待亞洲舞者是如何?

目前沒有遇到有不同待遇的,不管哪裡來的,大家都公平對待

9.除了跳舞以外的時間都在幹嘛…… ?

雜耍/運動/玩樂/好好生活 work hard play hard!

10.最懷念台灣的事物?

家人朋友,風景食物

11.對於未來還有什麼想要嘗試的嗎?

很多~沒有想過要停止嘗試新事物

12.伴隨你職涯的座右銘?

 Less is more!

.

.

Photo by Johan Persson/ Stefano Scheda

Illustration by Alessandra Bramante


0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