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OISTAT國際劇場組織執行長 魏琬容 如何開始寫評論和錄製Podcast 時的幕後秘辛。琬容幾個月前擔任臺中國家歌劇院『WOW 挖藝術』系列節目 “啊我就看不懂舞蹈” 的主持人,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與幾位評論人,編舞者及舞者聊聊他們面對『舞蹈令人看不懂』這回事。

1.是什麼機緣讓你接觸Podcast?
身在OISTAT國際劇場組織總部工作,常會接受其他國家的Podcast訪問,但是多半談國際組織的營運、國際文化交流,未曾談舞蹈。《啊我就看不懂舞蹈》是我第一次作Podcast節目,謝謝臺中國家歌劇院 ,讓我有很大的空間去規劃一整季的節目。
2. 是你第一次已Podcast 形式訪問嗎?開麥時會不會緊張?
第一次錄製節目當然緊張,來賓就坐在我對面、整個錄音團隊都望著我,頭幾句話覺得自己聲音都變了,不過一旦開始聊天,就逐漸忘了麥克風的存在。
3. 你覺得這六集節目最特別的地方是?
能看到藝術家或是評論人不為人知的一面,而且是好笑的那一面。
4. 身為評論人的你,怎麼會想討論「看不懂舞蹈」?
很多人遇上當代舞,第一個反應就是「我都看不懂」,常常有觀眾問我這類的問題,因此我一直想有機會從各個方向討論「看不懂怎麼辦」,換句話說,不談作品、不談舞團,純就談「看不懂」這回事。
5. 在尋找受訪者名單時,你是如何挑選來賓?
我希望一季六集的Podcast中,能呈現舞評人、編舞者、舞者的觀點,當然,來賓必須要幽默。
6. 藝術圈為什麼需要舞評啊?
評論可以提供「誠實、有觀點的意見」,觀後心得只描述「喜歡或不喜歡」,評論必須提出「演出評價(我如何看待這場演出)」以及「我為什麼這麼看」,也許讀者不見得同意評論者的看法,但是,藉由評論,我們可以更進一步知道「別人之所以這樣評價某個演出,乃是因為經歷/創作養成/她認識世界的角度」,對於藝術圈的生態有幫助。
7. 當初是什麼契機讓你開始寫評論?
我原本就愛書寫表演。正式開始寫舞評的契機,是受到台新藝術基金會的邀請,擔任2019-2020的提名觀察人,被要求要固定撰寫評論,寫著寫著,得到蠻多的支持,我也頗意外,十分感謝。

8. 看什麽類型的演出最能打動你?
真誠不矯飾的演出最能打動我。
9. 對於想試試看寫舞評的新手,你會告訴他什麼?
第一步:練眼力(觀察力)
第二步:練習寫舞蹈筆記 。一場演出六十分鐘,看完演出的你,會記下什麼?
第三步:試著寫自己的觀點
第四步:從寫的過程中補強自己的缺點,不擅長寫音樂練習寫音樂,不擅長寫畫面就練習寫畫面,不擅長寫動作就練寫動作。
第五步:如果可以的話,持續去上舞蹈課。
開始寫就對了,放心去寫,不要害怕。

繪圖創作:Alessandra Bramante
0 Comments